發現改變生命的力量

 (改編自張小姐口述故事)

說起來已經是二年多前的事了,我來自中部的一個小城鎮。當時整天頭重重地,耳朵悶悶地又有耳鳴,眼睛看東西霧霧地,經常頻尿,整個人很不舒服,全身無力,吃不下飯,瘦了10公斤以上。有的時候會心悸、頭很暈、過度換氣、打嗝不停。疾病折磨我到一種無法形容的痛苦,家人四處帶我求醫,得到的只是藥物副作用和深深地挫折。有位身心科的名醫直言我是憂鬱症,鼓勵我持續服藥會改善,但不知是藥不對症還是我難以信任他,我真的變得越來越嚴重。我們轉向自費診所作了自律神經檢查及一種看起來很先進的儀器作了一個半月的療程,配合著中西藥及營養補充品,仍然沒有信心繼續治療下去。去年,經由親人介紹,先生陪同來到台北求醫。

也許是北上求醫的決心,也許是這位醫師耐心的傾聽我描述症狀,我倒是能夠願意持續北上就醫,他只用一種藥物配合幾種營養補充品,症狀逐漸地好轉起來,雖然過程起起伏伏的,但總有進步的趨勢,轉眼之間竟已經超過一年了。這兩個月我的病情有了戲劇性的轉變,達到前所未有境界。現在我能夠每天出門,或者與先生爬山,或者與朋友小聚,我能夠像以前一樣安排著多采多姿的生活,也有能力做許多家事,可以說現在的我,終於能夠享受生命了。過往與先生一同與病魔爭戰的日子(他幾乎快被我搞垮了),猶如昨日歷歷在目。經過劉醫師一番鼓勵,我樂意分享我的故事,期望所有還在身心痛苦中的朋友們能興起改變的盼望。

若要說生病很痛苦,相較之下我過往的日子可算是生不如死了。年輕時家道中落,爸爸過世得早,雖然已經嫁作人婦,身為長女的責任壓力仍是很大的。爸爸留下的債務,造成子女們各個都要承擔暴力討債的壓力,弟弟們前途還未明,黑道白道都曾找上門,使我長期在受驚嚇的陰影。媽媽打從我們小時候就對我們要求多,個性強勢,碰上婆媳問題只有越來越嚴重,無法解決就往我這裡抱怨倒垃圾。弄到最後不能跟兒子們同住時,只有往我們姊妹兩家輪流住,我也只能硬撐著。當最後一根稻草壓倒我時,我整個身心狀況就急轉直下了。那時,親人發現我骨瘦如柴,就再也不敢讓我接待媽媽了。

不知道壓力轉移到與疾病對抗是不是一場及時雨,我一步一步走得很辛苦,有時我覺得我什麼都不能做也不敢做,有時候好不容易進步的病情又惡化時,會恐懼我是不是永遠都不會好了。每一點的進步都像是登山一樣,一步一步地,每走到一處高峰,就好像找回一點自我。我發現最難走的路已經走過來了,我不再畏懼將來,也不再在乎別人的看法,我只要活在每一步的當下,我能感受生命的苦盡甘來。最近二個月,我似乎懂得拒絕再接受媽媽丟給我的垃圾,我感到人生如此短暫,我要及時珍惜現在。別人的問題我管不了那麼多了,我決定要活在當下。不知如何地,千斤的重擔從我身上挪走了。我不知如何形容這種轉變,和過去每個月的病情的好轉都不相同。不過,我是真的確定我和以前不再一樣了!

 

 

劉醫師後記:

1.    每個人的故事與病情都不一樣,不宜拿來與自己比較,也不宜拿來期待身邊的親友跟故事的主角一樣改變。

2.    憂鬱症與身心症(自律神經失調)都是與天生的體質、心理個性、及環境壓力彼此交互作用有關。心病固然需要心藥醫,現代人比過往的人更有機會體會什麼是「大腦變健康,心中想法也會跟著改變」。藥物、營養、運動、人際支持等都是有助大腦轉變的因子,共同或先後加入治療計畫,相輔相成,就能啟動身心健康的良性循環。

3.    壓力,與前述的健康因子就像個需要平衡的蹺蹺板,當我們意識到壓力逐漸造成身心的惡性循環時,不要諱疾忌醫,醫師的評估與介入治療,就是逆轉頹勢,重建平衡生活的契機。

4.    大腦重新找回健康與平靜時,我們需要回到自我的內心深處,從錯綜複雜的森林中,找到一條心路。一點啟發,一個轉念,有時比任何神丹妙藥都要有神效。良師、益友、及心靈伴侶,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寶藏,使我們不致孤單絕望,然惟有自覺自我生命的價值與抉擇之重要時,才能真正使生命的耕耘能夠開花結果。

 


回列表 線上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