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與ADHD共病的教養秘訣

以孩子為本:
在看到孩子的共病標籤之前,應先看到孩子本身。
他們和同齡孩子一樣需要陪伴、愛與肯定,不能因為診斷而忽視孩子的基本需求

態度很重要:
面對ASD與ADHD共病帶來的挑戰,家長和教育者的態度至關重要。
負面的指責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應避免以挫折的語氣與孩子互動。

理解各方困境:
父母、老師和共病孩子各自面臨壓力。
父母可能感到無助,老師可能感到為難,而孩子也可能感到委屈

共病但共好:
每個共病孩子都有難以想像的可塑性。
ASD可能賦予孩子堅持專注、熱情投入的優點,ADHD則帶來好奇冒險、勇於嘗試的特質。


主要策略:

關係優先:以ASD為先,建立良好的關係,讓孩子更能接受建議和引導。

「二選一」策略:提供兩種雙方都可接受的選擇,讓孩子在有限選項中自行決定,以降低對抗情緒。

讚賞優點,視特殊需求為「需要」而非特權:關注孩子的優點,讚賞和肯定他們的長處,避免一味要求他們做到和一般孩子一樣。

減少過度刺激:共病孩子常對環境刺激特別敏感,應為他們打造相對穩定、可預期的環境,減少不必要的感官刺激。

建立規律環境:建立清楚的作息和規則,讓孩子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如何應對共病:

如何學習:理解孩子在不同領域的專注力差異,調整期待,結合孩子興趣,引發學習動機,或採取分段學習、實作教學等方式。

如何社交:創造友善的同儕環境,讓同學學會接納和適當協助,安排固定的同儕伙伴與孩子合作學習或遊戲。

行為管理與情緒調節:辨識行為背後的原因,採取不同策略。

例如運用其固著興趣作為獎勵或轉移注意,或透過預先提醒和環境控制來防範衝動行為。


撰文者:林易靚實習心理師



回列表 線上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