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小寶寶入睡?(二)

1.    鼓勵自我安撫並逐漸減少關注

培養睡前固定的活動之後,要讓我們的寶貝學會不依賴大人,能自我安撫睡覺。我們可以用故事或自己成功的經驗吸引及鼓勵孩子,學會「照顧自己」將來會更自由,能經歷更棒的生活。我們可以與孩子約定:剛開始會陪伴孩子入睡後,才回到自己的房間或床上,如果孩子夜間醒來或開始哭,大人會先等一等再去探視,如果孩子自己發現好的自我安撫方式,隔天可以有更大的關注與獎勵。若有半夜探視,盡量只提供少量的關注 (簡短的話或少許肢體安撫),隨後幾週,大人探視的間隔時間能越拉越長,通常一開始間隔5-6分鐘,接著以5-10分鐘遞增 (嘗試以小孩的年齡大小來約定,例如7歲就以每7分鐘為單位)

如果長期孩子沒有大人同床陪伴就無法安心入睡,我們更不能拖延孩子成長的歷程。這是練習「抽離」的時機,只要剛開始照樣陪在孩子身邊,直到入睡,幾天之後,改為在床邊陪伴入睡,再每隔一段時間,將陪伴的位置離床越來越遠,或是在旁邊的椅子上,或是待在房間另一頭。簡單說,大人就是對孩子的抗拒「冷處理」,鼓勵他們,直到孩子能學會「自我安撫」就對了。

 

2.    關上房門的家規

如果家庭成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臥室,最後在適當時機宣布每個人都應該在睡覺時間待在自己的房間,不可以半夜出來遊走,或跑到別人房間。大人可以先為孩子準備好可以睡覺抱著的物品(例如布娃娃,或習慣的、觸感舒服的毛巾或毯子),並且教他們在腦中編故事,或想像有趣的夢境 (順便一提,3歲以前就接觸3C產品容易扼殺孩子的想像力,並影響培養認知發展與人際功能,大人在家時少用,是延後孩子依賴電子產品的關鍵),同時,也要講好不可以打開房門遊走,如果忍不住出來,大人會立刻請孩子回房,並關上門一分鐘,如果孩子又出來,就以一分鐘為單位遞增房門關上的時間,最多關上五分鐘。(你會發現原則跟上述「減少關注」類似,只是對於敏感幼嫩的孩子漸次拉長的改變更和緩)

其實,有些孩子適應力比大人想像的更強,只要睡前有滿足的睡前陪伴活動,講好不管他們如何賴皮哭喊,大人都不會理他,我們就是傳遞信心及信任,只要經過幾個晚上他們就習慣了。關鍵就在於「信任關係的品質」,而孩子發現賴皮沒用,真的「自我安撫」很有用。這樣的練習剛開始感覺很難,很快漸入佳境,你會發現很值得練習。

 

3.    從初生嬰兒起就與大人分床睡

許多新手父母為了方便就近照顧初生嬰兒,馬上可以餵奶又馬上方便自己入睡,往往會選擇與嬰兒睡在同一張床上。但是,研究上顯示,這是「嬰兒猝死症」主要原因之一。英國醫生Robert Carpenter分析過一千份嬰兒猝死的死亡紀錄,作出結論:要避免嬰兒猝死,就應避免母嬰同床。原因是睡眠不足的母親很有可能會不小心把手放在嬰兒的臉上,或壓到小嬰兒身體,所以專業醫療上通常建議父母親不要與未滿6個月大的嬰兒同床。這樣也有讓寶貝有從小習慣獨立睡在自己的床上,避免親子互相干擾睡眠,只要剛開始在同一房間,長大後看情況再分房間睡。

1439869778771831.jpg

回列表 線上預約掛號